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佳 见习记者 王兆轩 北京报道


【资料图】

又有一省将采取组建农商联合银行的模式进行农村金融机构改革。

2月28日,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发布公告,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下称“山西省联社”)决定正式启动山西农商联合银行组建工作,成为继浙江、河南、甘肃之后第四个“组建农商联合银行”作为农信社改革的省份。

3月2日,《华夏时报》记者致电山西省农信社,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暂不接受采访”。

2023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各地农信系统改革遵循“一省一策”,因地制宜选择路径,百花齐放,6省已明确农信改革模式,近10省迈入农信改革实质准备阶段。

改制落地

2月28日,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发布公告称,山西省联社于2022年12月29日召开社员大会,审议通过了《山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工作方案》等相关议案,决定在山西省联社基础上改制组建山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并授权山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工作小组(下称“筹建工作小组”)组织实施和开展筹建工作。

根据公告,筹建工作小组聘请中介机构对山西省联社开展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山西省联社社员的股金依据社员大会通过的《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社员股金处置方案》处置;山西省联社自清产核资基准日至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开业期间的经营成果依据社员大会通过的决议处置。

此外,公告还显示,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发起人股东资质须符合《公司法》、《商业银行法》以及中国银保监会的规定;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成立后,原山西省联社法人资格取消,原山西省联社的业务、资产,以及债权债务均由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承继。

早在今年1月,山西省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做好金融改革化险,深入推进农信社改革化险,推动新机构顺利挂牌”。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10月末,山西省农信社资产总额1.6万亿元,是山西省金融系统从业人数最多,服务覆盖面最广的金融机构。

全系统有11家市级机构(3家市联社、8家审计中心)、108家县级机构(100家已改制为农商银行、8家农信联社正在推进改制)、3005个营业网点,员工50000余人。

据山西农信社官网披露,截至2月14日,各项存款余额12343.3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701.81亿元,较年初净增384.07亿元;实体贷款余额6303.76亿元,较年初净增299.95亿元。

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目前的主流模式有四种,一是组建联合银行;二是组建控股银行;三是成立统一法人的省级农商银行;四是转型金融服务公司。

四种模式各有利弊,对于“组建农商联合银行”改制模式的优点,内蒙古银行战略部总经理杨海平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省农商联合银行形式能够保持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法人地位和数量总体稳定,有利于优化农信社系统基层法人机构的治理水平和管理机制,并通过增加战略协同,优化对基层法人机构数字化支撑、产品研发和风险防控方面的服务,提升农信社系统的发展质量,提升农信社系统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此外,华安证券研报中则认为,联合银行模式的优点在于改革成本较低,且相对稳健,但也存在未打破“省联社-农商行”二元管理模式的缺点。

农信系统改革提速

进入2023年,在“一省一策”因地制宜改革政策的指导下,多个省份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将“农信系统改革”作为2023年工作的重点。

今年1月,甘肃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有序推进高风险机构化险,稳妥推进农信社改革,将组建甘肃农商联合银行;四川省和辽宁省明确将选择“省级农商银行”作为改革的方向。

此外,多个省份明确表示将推进农信社改革,但并未明确披露相应改革模式。

具体来看,青海、吉林、黑龙江、贵州、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将积极推进省农信社等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酝酿与准备阶段。

从落地成果来看,2022年4月18日,全国深化农信改革“第一单”落地浙江,经银保监会同意,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正式挂牌成立。随后,甘肃、河南、山西陆续确定以“组建农商联合银行”模式推进农信系统改革。

尽管都是采取联合银行模式,但浙江农商联合银行采取“自下而上”的参股模式,而河南则是采取“自上而下”层层控股,以省控市,市控县的三级管理架构。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月末,在全国35个省市农信系统中,19个农信联社总资产规模超1万亿元。

在监管政策方面,1月13日,银保监会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加快推动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积极稳妥推进城商行、农信社风险化解,稳步推进村镇银行改革重组。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同样提出要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化险,推动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

谈及农信系统改革的实际成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种改革有望建成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管理规范的现代化金融企业,从源头上化解风险,完善金融企业的风险防控机制和风险防范处理能力。”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