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伴有分歧的调整。债市压力测试时间虽短,但票息资产调整路径,刻画出对后市不小的分歧,体现在三点:一方面,高等级长久期资产被拖累,信用利差主动走阔。另一方面,高票息短债的滞后下跌, 拿不稳的状态照样在6 月最后两周出现,颇有提前应对负债端不稳的意味。最后,城投新债认购“降温”。
市场担忧是合理的吗?上半年信用债牛市势不可挡,券种收益轮动下行的特征,又让不同“赛道”投资者尽显优势。既然有收益“缓冲”,为何债市投资者急于止盈?距离去年理财赎回冲击时间不长,又再度面临刺激政策预期的强化,债市担心体现在两点:
一方面,市场波动会否来得猝不及防?特别是今年信用策略执行拥挤,若不提前抢跑,保收益的难度恐怕将加大,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久期策略和下沉策略近期为何趋于保守。其次,若是可买资产范围受限,采取观望,等待趋势明朗,降低操作频率不失为防守策略的一种。
另一方面,负债端不稳的压力会否再次袭来?与去年理财被集中赎回不同,今年负债端压力更可能由银行自营委外触发。银行自营止盈行为演绎到什么位置?我们近期观察到两类机构行为特征。第一,从活跃交易国股行商金债来看:1)6 月最后两周,基金持续大规模卖出一般商金债;2)此外,城商行及农商行自营近期同时抛售商金债,而5 月底至6 月中旬,城商行已经连续几周净卖出一般商金债。第二,6 月最后一周,银行自营卖出二永债力度创阶段最值,这与上述商金债有一体两面之意。因此,一般商金债与二永债交易结构方面的信息,都指向银行自营止盈诉求不低,投资者对于负债端的担忧不无道理。
总体而言,债市历经数周调整,表面上是约束了收益增厚策略的执行,实则映射出债市投资者对刺激政策、债市波动与负债端负反馈叠加的担忧。相比于去年理财集中赎回,今年负债端潜在压力依旧不容小觑,银行自营委外前期推动金融债走出牛市行情,可预期反转,保收益行为,也会催化赎回。而近期商金债和银行次级债都有银行自营净卖出身影,止盈有迹可循。不过,理财规模修复与信用环境瑕疵,对债市仍有支撑,政策观察期若过度防御,容易踏空行情。
哑铃策略当前适用性更高,短端寻找财政稳健省份承接专项债主体存量券之外,积极关注2 年期以内头部城商行二级资本债,而3 年至4 年可关注国股行二永债,负债端不够稳定的账户,长久期资产仓位需要适当把控。
风险提示:理财规模修复不及预期,债市负债端不稳,超预期信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