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到手的养老金是多还是少,向来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事情之一,因为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绝大多数老人,从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唯一固定的经济来源,基本只有养老金这一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养老金越多的一方个人的晚年生活越能得到充足的物质保障。

当然养老保险制度一成不变也是不行的,只有进行不断的改革,才能与社会发展的状况更相匹配。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2014年10月份,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进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了。

在此之前,机关事业单位和一般企业的工作人员,适用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不一致的。前者即便不自行缴纳养老保险,未来可享受的养老金待遇也比较好,后者即便自行承担的部分多,在缴费年限一定的情况下,未来到手的退休金也没有那么多。

很多企业劳动者深感不公平,为此在中央的带领下,各地开始统一机关事业单位,和一般企业适用的养老保险制度。

当然要想完成此次改革,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为此有关部门特设立了10年的过渡期。过渡期的具体时间,是2014年10月份至2024年9月份,期间那些2014年9月30日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后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叫做“退休中人”可以按照规定领取一笔价值不等的过渡性养老金。

如果旧办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更多,就完全按照旧办法给大家发放养老金;绝大多数情况下,过渡性养老金是在发放退休待遇老办法的基础上,额外发放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的一定比例,当然这里有一个大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比老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多。其中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1月至9月退休的人,加发比例分别为10%、20%、30%、40%、50%、60%、70%、80%、90%、100%。

单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今年是保高限低的最后一年,明年过渡期虽然结束了,但退休中人仍旧可以领取过渡性养老金。而且由于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涉及到了计发基数,所以过渡性养老金也能参与到养老金的上涨当中。

还有一点不容忽略,那就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受到改革的利好影响,还能领取一笔价值不等的职业年金。从计算公式来看,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65岁为101)。以上两部分加起来,就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明年开始养老金会上涨较多的根本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