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永乐大典》“湖”字册、元刻本《西夏文大藏经扉画》、元至顺二年(1331)刻本《永类钤方》及样式雷图档、黄河舆图和金石拓本……近日,众多完成修复的珍贵古籍,在国家图书馆与公众见面,引发关注与热议。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中华文脉绵延数千年,古人的见闻、思考大多积于卷帙浩繁的古籍之中。岁月流转,书缺有间,古籍修复的意义不言自明。

古籍修复,离不开背后修复师的努力。一个镊子、一支毛笔、一把排刷、一只喷壶,古籍修复师就这样日复一日埋首在故纸堆之间,用技艺、妙手和耐心,为古籍“续命”,让书中沉睡的历史、文化重焕活力。

古籍修复,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如今,古籍修复不再限于一人一桌枯坐,既要坚持传统技艺优势,也要依靠现代科技结束。此次修复前,《永乐大典》前后书衣已经面板脱落、书脊完全缺失。比起直接选用现有纸和绢料,修复团队采用了现代科技,对原纸和绢料进行准确测量和分析,并进行复原补纸、染色锤制,确保“整旧如旧”。

古籍修复,离不开广泛社会力量的参与。古籍修复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无法接触到古籍,即使学习了也毫无用武之地。图书馆、博物馆、档案局等相关单位的编制有限,能分配到古籍修复岗位的更是少之又少,且薪资水平也没有太多吸引力。可以说,修复人才匮乏、资金不足是瓶颈。因此,要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支持古籍保护工作。本次展出的古籍修复成果就是在字节跳动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合作成立的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支持下取得的。可以说,通过成立基金会的方式推动古籍修复工作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既缓解了古籍修复面临的人力、财力困境,也充分体现了企业不忘承担社会责任的初心。

同心护珍宝,聚力续华章。刚刚过去的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再次阐明包括古籍在内的文物保护的重要价值。让我们一起在文物的深度、历史的厚度和文明的广度中,感受美好生活、传承保护文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