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评论员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意味着疫情的结束。长期应对新冠疫情,考验我们对新冠的长期“管控”能力。
长期“管控”新冠,离不开对新冠病毒变异情况和疫情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这要求密切跟踪国内外疫情动态,落实好病毒变异、发热门诊、哨点医院、城市污水、社区监测等多渠道监测任务,特别要做好医疗机构就诊情况监测,强化综合分析,科学研判防控形势,及时采取必要防控措施。
随着国内外人员流动的增加,需强化输入疫情和病毒监测,及时开展疫情流行趋势、病毒株变异等情况分析。作为疫情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核酸检测应持续发挥作用。近期,东莞等地已开展(便民)核酸检测服务,旨在及早发现病例,阻断病毒传播。当然,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宣教,告知公众核酸检测的目的和意义,避免引发误解和恐慌。
减少新冠对健康的长期威胁,接种新冠疫苗仍是有效手段。当前,我国不同人群免疫水平存在差距,加之保护性抗体水平随时间延长而下降,部分人群仍需接种疫苗,降低感染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4月10日发布的《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给出了具体接种方案,工作如何落地考验着各地的执行能力。特别是面对“疫苗犹豫”人群,需要持续强化宣教。
医疗机构在救治患者,尤其是重症、危重症患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医务人员配备,配足配齐医疗力量,特别是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另一方面,要保证医药物资供给的充足和可及。在上一波疫情中,曾出现医疗物资短缺的情况。虽然未来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可能性极低,但仍要未雨绸缪,尤其要做好重点药品物资应急采购和跨区域调配,特别是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储备能力,建立动态平衡调节机制。
此外,在新冠病毒免疫逃逸机制研究、新冠病毒疫苗和药物研发等领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继续探索。比如,新冠病毒会如何进化,新冠病毒感染对健康的长期影响有哪些,能否研发出更广谱、持久性更好的新冠疫苗等问题,都需要科学家在未来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