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晚间,国光电气(688776.SH)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公告显示,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54.4%,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0.7%,基本每股收益2.14元,拟每10股转增4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于营收增长,国光电气表示主要系微波器件和核工业领域行业整体较为景气,公司深耕两大领域,带动收入增加。
外部环境干扰 不改业务高质量增长
2022年,全球区域争端不断、宏观经济震荡,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对各行业的生产经营均带来或多或少的冲击,国光电气也不例外。去年第三季度,受成都地区高温限电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公司直接和间接成本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军品税制改革,使得公司税费成本有所增加。
国光电气努力克服各种超预期因素影响,聚焦主营业务,专注微波器件、核工业设备等业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持续保持有质量的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公司全力保障募投项目的实施,使得相关项目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在上下全员的砥砺齐心下,公司两大板块收入规模进一步增长,其中微波器件收入增长22.68%,核工业设备及部件增长180.15%。值得注意的是,第四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收2.0亿元,环比增长6.8%,归母净利润3,692万元,环比大增98%,显示外部因素影响已大幅消退。
3月5日,全国两会《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发布。报告显示,中国2023年军费预算为1.55万亿元,同比2022年预算执行数增长7.2%,超出市场预期。而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发酵和全球进入“军费提速期”,当前国际形势和地区安全形势均在发生快速的变化,预计我国在未来较长时期内都将保持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大力投入。
对于国光电气而言,其电子真空器件有望持续受益市场需求的增长。据了解,在武器装备中,电子装备重要程度不断提升,特别是对特大功率、特宽频带、特高效率的特种微波电真空器件需求与日俱增,市场空间持续扩大,且需求迫切程度高。
国光电气是我国“一五”时期前苏联援建的国家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从事微波器件的研制生产,至今拥有超过60年的研制生产经验。目前,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真空技术应用产品生产骨干企业。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并通过客户的研发需求对已有产品进行不断的升级和迭代,未来,国光电气有望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和市场份额。
加大研发投入 夯实技术优势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光电气始终坚持“以智慧实现理想,用科技铸就辉煌”的国光理念,将技术创新置于企业发展的首位,坚定地将技术研发、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经过多年发展与积累,国光电气在电真空器件领域掌握了宽频带、大功率、小型化、高效率等行波管设计和制造技术、磁控管设计和制造技术、开关管充气、冷调技术以及小恢复时间控制技术等等,实现了电真空器件的国产及自主研发,打破了国外的封锁。
公司的微波电子管由开工时的22个品种,发展到今天自行研制的数百余个品种系列,有数十余个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有百余个品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有数十余个品种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在核工业设备领域,近年来国光电气取得重要技术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核工业关键设备及部件的国产化,并获得客户认可,已逐步实现了批产和交付。
在民品真空应用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压力容器真空检测仪器通过了行业委员会鉴定和国家防爆认证,产品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截至2022年底,国光电气拥有主要核心技术13项,均为国际或国内领先技术水平。此外,2022年,国光电气新申请国内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共6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目前,公司已累计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4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
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国光电气在核工业和微波器件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其中核工业较去年新增5个项目,新增投入842万元;微波器件较去年新增大额项目6个,新增投入1106万元。截至2022年底,公司共有在研项目70个,技术水平均属国内领先。
2022年,国光电气研发费用总额达4,465万元,同比增长75.31%,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4.90%。公司拥有专业研发人员24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4.4%,并不断引进外聘外部专家13人。另外,在校企合作方面,公司与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展开了紧密合作,并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电真空及固态微波技术联合实验室》,不断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和新成果,为公司整体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作用。
“人造太阳”进展喜人 核工业有望高速发展
4月12日,中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刷新了此前101秒的世界纪录,再度标志人类向能源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迈进关键一步。
而在去年12月,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国家点火装置实现了聚变输出能量大于激光输入能量,聚变反应的能量增益(Q)大于1,一度引发全球关注。
随着“人造太阳”领域技术的不断突破,世界多国正在积极筹划自主设计建造核聚变堆,希望通过开展大规模核聚变反应堆的工程设施设计、建造,能在未来核聚变能的商业开发和应用中获得主导权。
在核工业行业的景气带动下,国光电气去年核工业设备及部件产销量同比大增,其中产量同比增长292.7%,销量同比增长285.5%,公司表示主要系阀门项目实现批量销售。公告显示,国光电气承接的科技部耐辐照小型阀门项目,目前已经成功完成DN3的小阀门的研制,且实现批量交付使用,该项目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国外封锁。
目前,国光电气的核工业设备及部件产品主要包括ITER配套设备、核工业领域专用泵以及阀门等。公司参与配套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国光电气为其研制了偏滤器和包层系统等核心配套器件,并已在HL-2A及EAST等项目上实现应用,其中公司完成制造调试的真空高温氦检漏设备是全球首台满足ITER要求的包层部件的大型真空高温氦检漏设备,且实现设计、优化、制造、装配、调试等全部流程的国产化。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7000万千瓦左右,在建约5000万千瓦;到2030年,核电在运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核电行业市场的需求正在提速,国光电气有望持续受益行业高景气发展。
未来,国光电气将秉承“以智慧实现理想,用科技铸就辉煌”的发展理念,围绕“整合、吸纳、优化、提升”的发展战略,坚持真空与微波两条技术主线,加强重点板块科研能力建设,全力推进市场业务开拓,致力成为一家以微波和真空技术为核心的大型高新科技企业。
来源:消费日报网
【广告】